第十三屆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工作報告(2018-2023)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任期為2018年至2023年,這五年正是世界格局深刻調整的歷史性時刻。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對黨和國家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過去五年,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蕩與挑戰,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支持與信任下,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了《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依法果斷行使中央對香港全面管治權。習主席指出「-國兩制」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好制度, 現在香港迎來了愛圈者治港新時代,並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本人能夠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與、見證這場歷史性變革, 參與保衛國安鬥爭,深感榮幸。在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和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更加要積極作為,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履職期間,本人謹記人大代表職責,立足本港,聯繫全國,積極建言獻策,推動香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抓住歷史機遇;盡忠職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結合在行政會議、立法會及工聯會等的職務,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民生經濟發展;堅持生命至上,堅毅抗疫;緊跟時代,深入群眾,透過多元平台講好中國故事;認真對待信訪求助,並且借助調研形成政策倡議;重視青年教育發展,積極建設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吳秋北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工聯會會長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
香港立法會議員
2019年12月擔任環球時報年會發言嘉賓

​2022年12月,有幸代表工聯會參加第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以1212票成功連任,秋北感激工聯以及各界的支持與信任,並將化為動力,以民生福祉事業為己任,自強不息,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出席全國人大會議並代表港人反映意見,獻言進策
疫情期間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堅毅抗疫,深入群眾
立足大局,服務民生,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圖為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部分提案,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積極回應
五 年 工 作 回 顧
第一章:
落 實 愛 國 者 治 港 國 家 穩 定 長 治 久 安

國家安全 止暴制亂

過去5年,香港經歷了風高浪急的5年時間,也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關鍵時期。2018年一小撮反中亂港份子借政府推行修訂「逃犯條例」,策劃一場帶颜色革命性質的「黑暴」運動,製造社會不安與恐慌,企圖以非法手段奪取政制政權。期間工聯會不懼「黑暴」威懾,始終站在對抗「黑暴」的最前線,組織參與多次反暴力集會、慰問香港警方止暴制亂嚴正執法行動、清理「黑暴」非法堵路留下的路障以及在各大傳媒積極發聲,敢於鬥爭,嚴厲譴責暴力行為,堅決支持特區政府止暴制亂、恢復社會秩序等,同時,我也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的身份,組織了相關活動。

2020年7月全港舉行撐國安立法街站,支持全國人大頒布《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社會撥亂反正,維護國家安全打下強心針。

香港飽受「黑暴」衝擊,民不聊生。2020年6月全國人大頒布《香港國安法》及後頒布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終於由亂及治,為由治及興奠定穩實的基礎。

2019年吳秋北代表(左一)出任香港「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召集人,挺身而出守護香江。
發揚鬥爭精神,2019年9月在「黑暴」的陰霾下舉行「反暴力 撐警隊」集會,支持香港警方止暴制亂,嚴正執法,強烈譴責反中亂港勢力。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隨著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社會結束了多年的政治紛爭。香港特區先後進行2021年香港選委會選舉以及2021年立法會選舉。其中選委會選舉方面,在「愛國者治港」原則 下產生的新一屆選舉委員會,在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制度的相關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這關乎香港未來發展路向,整體利益,也關乎每一位香港市民的福祉。

2021年9月工聯會堅持愛國愛港的政治立場,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治政方針,積極參與選委會選舉,堅定愛國者治港原則

2021年12月進行的立法會選舉中,我代表工聯會出選立法會選舉港島東地區直選,並最終以64,509票高票當選。在全國人大會議以及香港立法會的議政平台上,發揮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工會領袖「三合-」角色聯動作用,這亦標誌着未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在國家和香港事務上更加積極作為,進言獻策,共同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2021年9月全港舉行「支持全國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簽名行動並與市民廣泛交流。
吳秋北當選第七屆香港立法會議員,將以發揮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工會領袖「三合一」角色的聯動作用,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回歸祖國廿五載 喜迎二十大

2022年,「-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已經走過25個春秋,香港經歷了由亂及治,踏入由治及輿新階段。新一屆特區政府以「同為香港開新篇」、 以結果為目標作為施政理念,共同譜寫香港的新篇章。 此外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會,為國家和香港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亦為香港社會各界在「一國兩制」實踐上夯實理論基礎以及明確行動方向。全港各界掀起中共「二十大」會議精神學習的浪潮,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更是身體力行,舉行多場數百人參加的宣講會,為社會各界解讀並共同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

舉辦座談會向社會各界宣講學習「二十大」精神
第二章:
推 動 灣 區 融 匯 結 合 國 家 發 展

推區域融匯發展 助青年築夢灣區

2019年2月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正式成為香港融合國家發展的重要發力點,亦將會是自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後,另一次經濟增長的爆發點,中國也正式進入改革開放的第二波浪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18年全國「兩會」前夕,我提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系列提案和社情民意,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言獻策。

工聯會代表團2018年9月訪京,獲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接見,並對工聯會提出三個希望: 一是希望工聯會在支持「一國兩制」起更大作用;二是希望工聯會進一步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三是希望工聯會對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實早於2018年,工聯會就成立「大灣區關注組」,並廣泛徵集工友和市民的意見,在四大範疇上向中央及特區政府提出20項建議,在香港社會層面亦肩負參謀獻策的角色,其中包括不少涉及民生議題的建議,這是市民對工聯會的信任,件件民生實事的反映,相關政策的出台落實成為了港人的強大支援,為港人融入灣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工聯會代表團2018年9月訪京,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接見,並對工聯會提出三個希望。

粵港澳大灣區將會成為香港青年人以及各階層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工聯會一直以來向不同階層的工友宣傳大灣區發展機遇,讓廣大青年人認識大灣區內廣闊市場以及發展空間,拓寬一眾工友尋求職業發展更廣闊的視野和行業發展維度,從而進一步拓寬自身職業發展渠道,為港人在大灣區創業、就業、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

工聯會早於2018年成立「大灣區關注組」,向特區政府提交20項大灣區建議,並獲得工友的廣泛支持。
2021年工聯會連同廣州市總工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成立穗港澳職工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暨工匠學院。

工聯會一直以來重視青年發展工作,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2021年工聯會連同廣州市總工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成立穗港澳職工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暨工匠學院,協助香港青年人築夢灣區,實現自我,為粵港澳三地職工青年搭建創業就業的交流平台,共同為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及後亦言傳身教地率領青年團考察大灣區各市,讓年輕一代親身了解各地發展及城市新面貌。

超級工程 中國速度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灣區內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核心因素。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項超級工程相繼落成啟用,標誌了粵港澳大灣區硬件配套的完善,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為未來區內推動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流動的關鍵因素。使「超級工程、中國速度、灣區區域融合發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亦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變成現實,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積極作用。

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項超級工程的啟用標誌大灣區區域發展的硬件配套完善。(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2018年9月吳秋北(右一)出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儀式,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實現和市民大眾在灣區出行帶來便捷感到興奮。

民生無小事 事事多關心

工聯會一直以來致力為港人解決在大灣區內就業丶創業、生活和養老問題。工聯會多年來,就回鄉證持有人在內地生活遇上諸多不便向各級政府反映,最終成功於2018年9月1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正式實施後,合資格的港澳台居民可以申領港澳居民居住證,從而享有「三項權利、六項基本公共服務、九項便利」,使在內地生活的港人更為便捷,及後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更可以內地購買社會養老保險、醫療報銷以及參與住房公積金供款等,從日常生活以及就業方面促進了港人融入內地灣區城市發展。

與此同時,為方便內地港人更換回鄉證,工聯會經過多年反映,成功爭取港人可於2020年9月起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無需再返港辦理,大大節省了出行成本和時間。

工聯會內地中心協助港人申請港澳居民居住證,為在內地生活的港人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工聯會成功爭取在內地更換補辦回鄉證,大大方便了港人。
經工聯會多年來爭取,最終成功讓港人可以購買內地社保、醫保,享有國家社會福利保障。
推動前海合作區,為香港發展創造機遇

共建灣區 共建家園

除了民生事情外,市民大眾最為關心土地房屋問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我先後提出在內地大灣區城市建設港式新市鎮以緩解香港土地房屋緊張問題,同時推動多元經濟,加強灣區融合和城市協同發展;以及在立法會向港府提出灣區購房改建公屋的建議,以解決香港土地房屋供求關係失衡的問題。

吳秋北代表在香港立法會提出「灣區購房改建公屋」的建議,以緩解香港房屋土地緊張問題。
第三篇:
不 忘 初 心 參 政 為 勞 工

疫情下急工友所急

新冠疫情持續近三年時間,內地與香港出入境檢疫安排一直十分嚴格,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跨境連輸,不少跨境連輸司機因應嚴格檢疫安排,使其被迫停工或有家歸不得。對於跨境貨運司機面對的困境,我們發揮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直接到跨境轉運站了解跨境司機們的最新情況並向前線司機送上抗疫物資。及後也去信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反映跨境司機這一特殊群體面對的困難,並為其解決困境。

2022年2月,到跨境轉運站瞭解跨境司機們的最新情況並向前線司機送上物資,隨後亦去信全國人大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反映跨境運輸司機在疫情期間的困境。
2020年3月,協助失業人士申請工聯會「緊急失業慰問金」計劃,最終有超過5,000名失業工友受惠臨時失業津貼。

此外,本港失業率持續高企,2020年初工聯會連同社會上有心人士成立「緊急失業慰問基金」並推出「緊急失業慰問金」計劃,為超過5,000名失業工友提供「緊急失業慰問金」,並在2020年的五一 國際勞動節上提出「保就業、創職位、支援失業工友」倡議,為本港的失業工友提供解決就業支援。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兩地職業資格互認成為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其中-個重大議題,工聯會多年來推動兩地職業資格認證,倡議成立大灣區職業培訓學院,加強「以技會友」推出大灣區職業技能比賽。2022年9月,工聯會職業再訓練中心亦成功申辦了「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而工聯會資歷評核中心亦與不同行業工會、機構合作,開展職業技能證書課程,並得到廣東省職業技能服務中心的支持,為香港本地工友前往內地大灣區城市就業提供堅實支援和提升專業技能能力。

工聯會資歷評核中心與行業工會、機構合作,開展職業技能證書課程,促進及提升相關職業的認証、認可
疫情期間工聯會舉行多場招聘會,連同社會不同行業企業招聘大量職位
受疫情影響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工聯會提出「保就業 創職位 支援失業工友」,提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多元職業培訓和成立緊急失業援助金等建議。

履行人大角色 發揮橋樑作用

我經常收到來自不同層面的市民、工友的求助,對不同形式的求助及信訪工作力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除了主動走進社區,聆聽民意之外,亦積極利用新方式收集民意,疫情下利用線上會議與不同社會群體會面,包括舉辦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與工友線上會談、青年問政等,向香港社會不同階層市民,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反映給全國人大。未來將繼續發揮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橋樑角色,準確把握社情民意。

走進社區,設置街站收集市民意見,聆聽市民聲音
2021年9月,組織人大代表透過線上會議方式了解居住內地港人疫情下需要,聆聽內地港人聲音
第四篇:
同 心 抗 疫 八 方 支 援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全港陷入搶購口罩、搶防疫物資的困境。作為勞工代表,工聯會急市民所急,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放在第-位。第一時間籌辦「口罩工場」,自行生產工聯口罩並派發給有需要的香港市民,合共1,000萬個。與此同時,積極聯絡對接內地工會以及熱心企業籌措防疫物資,並將防疫物資派給香港市民及弱勢社群。疫情初期,大量港人滯留在湖北,工聯會亦第-時間聯同內地相關部門 、特區政府共同協助滯留在鄂的內地港人回港。

2020年2月工聯會建立口罩工廠,疫情期間製作工聯口罩給有需要人士。圖為吳秋北(左一)親手製造工聯口罩。
推動社會疫苗注射計劃,與香港市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在香港疫情爆發中期,感染人數持續增加,醫療系統面臨崩潰。我去信國家衛健委請求中央派遣國家醫療隊伍及引入國內認證的醫療機構為全港市民進行新冠肺炎檢測,有系統地追尋隱性患者源頭,做好「及早發現、及早隔離、及早治療」工作,並倡議粵港澳三地落實做好「聯防聯控」的抗疫工作。

2020年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訪工聯會,並對工聯會支援內地港人的「寄藥行動」工作表示讚賞和肯定。
疫情期間全力支援內地港人,工聯會為超過3萬人次郵寄處方藥物,急市民所急。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初期協助滯留在湖北的港人安排包機回港。
滯留湖北港人乘搭港府包機回港實況。(圖片來源:香港電台)

此外疫情期間,籌款「緊急失業慰問基金」為失業工友提供臨時經濟支援並為舉行「救失業 度時艱 關愛行動」招聘會工作,為疫情下失業工友提供招聘機會。為因疫情滯留內地的港人開展寄藥服務,10個月內合共舉行78場寄藥行動,超過3萬人次受惠。積極推動香港市民參與普及社區檢測和社區新冠疫苗注射計劃,攜手共禦疫症。

疫情以來,積極聯絡內地工會以及熱心企業籌措防疫物資捐贈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
走在前線立足基層,為老人家、長期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派發防疫物資。
走在前線立足基層,為老人家、長期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派發防疫物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21年7月我國河南遭受洪水災害;2022年9月四川瀘定亦遭受6.8級地震。工聯會第一時間向祖國同胞捐贈大量救災所需物資以及進行救災捐款行動。

2022年10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四川瀘定地震災區同胞進行救災捐款,在各方積極響應下共籌集超過87萬資金用於救災工作。
第五篇:
培 養 家 國 情 懷 建 立 文 化 自 信

舉國同歡七十載  百年歷程賀黨慶

過去的5年我國迎來兩件舉國同歡的大事,一項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另外一項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黨慶。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不僅參與到這兩項盛事當中,還與香港社會各界,通過慶祝建黨建國的過程,使社會各界凝聚民族觀念,增強家國情懷。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工聯會舉辦國慶70周年酒會,祝願祖國更強大,香港更美好。
2021年7月1日親赴北京出席慶祝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

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工聯會在各工會、社區舉辦超過100場的愛國主義電影放映展,增加香港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2021年7月,出席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圖片展,重溫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
築牢愛國愛港統一戰線,支持香港公務員全面推廣國家安全教育,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促構共同家園 建立文化自信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2019年的修例風波暴露香港在國家安全上存在巨大風險,回歸後沒有充分「去殖民化」,社會發展需要構建一個穩定安全的客觀環境,故此工聯會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家園」理念凝聚力量,在香港和內地開展各類型國民教育、國情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以及中華歷史文化展覽,向青年人有計劃、有系统地宣傳中華文明、中國歷史文化,促進凝聚人心,也是推動大灣區融區發展的基礎。

網上開設國情節目《北望神州》,向社會大眾講解國家最新發展狀況以及歷史進程
2020年工聯會全國人大代表舉行記者會,建議中央政府以「共同家園」理念作為凝聚,在大灣區內舉辦中華歷史文化展覽,弘揚家國情懷。隨後的全國「兩會」期間,亦提交了相關提案。

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需要守正創新,做好新時代人大代表媒體工作,充分利用傳統與新媒體提升履職能力,講好人大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故此,我於2021年起在網絡開設國情節目《北望神州》,向社會各界講述當代中國發展及歷史發展歷程。另外,我也把握機會走進校園,重視青年發展,堅定「四個自信」,向全港的中小學生講述國家發展現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最新情況,增強學生的國民意識,推動培養新一代香港青年人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視青年成長發展,走進校園,向中小學生宣講國家發展最新情況,增強學生們的國民意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重視青年成長發展,走進校園,向中小學生宣講國家發展最新情況,增強學生們的國民意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結 語

本人全情投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選舉工程,並有幸連任,衷心感謝各界支持與厚愛,我會堅守初心,堅定方向,繼續服務人民,貢獻國家,向良政善治、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遞交建議

1. 建議在港深河套區建設雲端綜合醫院做戰略部署
建議兩地政府在深港河套區,聯合建設雲端綜合醫院,發揮港深合作區的制度與科技創新優勢。解決內地港人就醫困難,舒緩本地醫療系統壓力,利用「雲醫療」突破地域限制,實現香港醫生跨地域診療,繼續服務內地港人,同時可以保持系統獨立性,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2. 提升回鄉證作為在內地身份證件的適用範疇
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回鄉證)作為內地機關發出的合法證件,應在大灣區作為官方認可的身份證明文件,方便內地港人生活,就業就學。

3. 放寬香港私家車大灣區自由行限制
延長香港私家車廣東省自駕遊短暫逗留不超過28天,可過境口岸除深圳灣口岸外,增加港珠澳大橋,香園圍口岸,以促進大灣區融合。

4. 開辦大灣區職業培訓學院,提供粵港澳職業資格互認
建議建設大灣區高新技術工人學院,畢業生獲發粵港澳三地認證的資格證書,培養大灣區高新科技產業工人。

5. 保留內地新移居香港人士在內地的福利待遇
考慮到內地港人已經可以自願購買內地醫保,建議內地新移居香港人士,可自願保留內地醫保和養老金。


落實愛國者治港 推動良政善治

2021年9月,人大政協發動全港一千個街站,聽取意見,瞭解困難,講解新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推動良政善治。發展香港離不開大家的支持與信任,我們一起努力!

「選委會第五界別港區人大政協界別分組當然委員」記者會上的發言

各位市民,各位代表、委員,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我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現在就港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履職,以及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選舉委員會委員的情況做簡短匯報,感謝諸位悉心聆聽。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組別是完善選舉制度下,新一屆選舉委員會的當然委員,本屆(第十三屆)港區人大有36位代表,其中有29位出任人大政協組別選委。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產生的新一屆選舉委員會,將在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制度的相關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關乎香港未來發展路向、整體利益,關乎每一位香港人的共同福祉。

港區全國人大具有愛國者的天然屬性,港人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是「一國兩制」制度的重要體現,也是制度本身。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的組成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認受性,36人分別來自香港政治管治的不同層面和機構,就職於不同專業、行業和領域。擔任新選委會委員,我們會一如既往,矢志不渝地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保駕護航,以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己任,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就香港問題的兩次重要講話中,先後提出「愛國者治港」原則和治港者要有「五個善於」,這是理所當然,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是當然的愛國者,而這也只是治港者的底線要求,作為選委要以「五個善於」為指引,為香港選出賢才能者,構建成良政善治的管治聯盟。那麼我們更要有自覺和擔當,作為表率。

在過去每五年一屆的履職過程中,我們的人大代表們都時刻為兩地融合、共建共贏出謀獻策,每年的人大建議都廣納民意、貼近民生、緊跟時代發展。36位代表,每人每年都會有十篇八篇的建議提交給中央,議題各有特色也會反映共識,這種形式既科學又有效率,除了每年全國兩會的集中辦理,每兩個月一次的人大常委會也是港區人大代表與中央直接溝通的好機會。香港有一名人大常委委員,每次會議還會有幾位代表列席。我們與中央的溝通是非常緊密的,管道與機制也是完善有效的。

以近幾年為例,新冠疫情出現之初,人大代表就在兩地聯防聯控方面做出及時建議,聯署推動粵港澳地區健康碼互認措施,為恢復全面通關創造條件。在2020年初第一時間向武漢捐贈口罩66000個,捐款180萬。上個月再次帶頭捐款162萬,慰問河南受災同胞,資助災後重建。互助互愛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國人,一家人,是血濃於水的體現。

港區人大代表總是第一時間將中央的聲音帶到香港,也不遺餘力地為香港福祉爭取中央政策。在維護國家安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搭建科研、學術交流平台方面所提出的建議,均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大家也看到,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深港河套區被列為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日前新出台的《前海方案》,更直觀、具體的展示了深港合作的任務和前景、機遇與挑戰。這其中都有人大代表的努力。還有大灣區減免港人15%個人所得稅的「港人港稅」政策;成功優化CEPA;廣東省內科研資金過境香港;註冊中醫師灣區執業;以至於灣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惠及各界的大量建議,都變成了一項又一項的中央惠港政策。

請允許我分享一個人大履職中的感人事例,以小見大。工聯會在2015年提出「港人在內地可購買醫保」的建議,受到中央重視,經過多方配合,在去年1月政策落地。感觸頗深是因為當時工聯的內地咨詢服務中心協助一位93歲的港人,第一時間辦理手續。他在惠州生活20多年了,終於有資格享受內地醫保,不再為在內地看病、住院擔心,也不用舟車勞頓返港複診。我們都很感動。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在內地養老、就業、就學,他們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群體,常住人口達到40至50萬,他們是大灣區融合的推動者,理應也是受益者,他們的權益、民生問題,值得兩地政府關注,未來我也還會在這方面繼續努力。

港區人大代表就像一雙溫暖有力的手,將祖國和香港牽在一起,拉近心的距離;人大代表工作並不容易,「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創舉,港區人大代表同時實踐兩種制度,親身見證「兩制」各有所長,可以說是最具有發言權的。

以國安法的制定和實施為例,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中央對港具有全面管治權,治港政策必定通盤考慮,維護國家安全更是如此。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在以西方為首的敵對勢力的圍攻下,和本地反中亂港分子勾結下,中央經過謹慎佈局,各部門緊密配合,一旦時機成熟,便以雷霆萬鈞之勢通過以及實施港區國安法,這過程值得細細領會。維護國家安全,急不得也慢不得,必須因勢利導,久久為功,必須及時適時見效。

我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問題高度關注,多年來始終積極參與,此刻回望整個過程,我深刻地體會到中央政府的戰略部署能力,以及國家對香港的重視,體會到我國的制度優勢,民主協商,多黨合作,緊密團結,上下一心才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效率,才能辦成事。一個成功的執政黨必定是團結的,因為團結才有力量;一個受人民支持、擁戴的政府必定是心繫人民安全利益的。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齊心協力辦有利人民的事,使人民生活美滿幸福,這樣的政府自然是人民的好政府。猶記得2020年人大代表高票通過港區國安法時,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民心、民意的體現,也是民心、民意的重托,每每回想起來,仍感到激動,也都激勵著我們36位人大代表,在日常履職中,在選委工作中,盡職盡責,做好「愛國者」,選好「愛國者」,治港安民,選賢任能!

謝謝各位!

2021年9月9日

【工聯會長與你北望神州】

與您探討國情時事,緊貼時代脈搏。

/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遞交建議

1. 關於制訂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涵蓋內容的建議

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支持特別行政區強化執法力量。」「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㡳線的行為,絕不容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本人完全贊同,人大常委會向大會提出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是為香港堵塞國安漏洞另辟途徑的做法。 在新形勢下,現在國家強調的是總體國家安全觀;香港一國兩製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組成部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同樣要符合有關規定,因此建議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時,必須含蓋總體國家安全觀有關內容。

2. 關於加強立法規管二手商業樓宇中分割鋪位買賣的建議

建議加強立法規管二手商業樓宇中分隔鋪位買賣行為。將二手商業樓宇的分隔鋪位買賣納入《中華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中。可進一步完善現有法律,以減少二手商業樓宇買賣糾紛。嚴懲違規銷售發展商,限制其主要職員再次參與物業市場的交易互動等措施,可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安定,增強港人對內地投資置業的信心,有利港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 關於加強推動香港同胞在內地生活及發展所需資訊流通及支援

因應國家有關政策,積極推進港人融入灣區發展。加以在就業、升學、參保、置業、等方面加強資訊流通,增強國情互通,就各地政策落實差異而產生的資訊差異給予支援。幫助港人更好適應灣區生活,建立歸屬感。

4. 建議中央政府撥地予香港特區建立香港新社區

香港社會深受深層次矛盾困擾,住房供應不足。我們建議中央政府在大灣區內選擇合適土地,撥予香港開發建設,居住生活。特區政府作出整個新社區規劃,興建公營房屋、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邀請發展商興建私人房屋及商業樓宇,帶動高新科技產業發展。鄧小平先生曾提出「再造幾個香港」戰略思想,這對於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豐富「一國兩制」實踐,以及國家城市群創新發展等方面,在此時此刻都有深遠意義。

5. 關於完善《刑事訴訟法》加強對「罪名不成立」或「無罪」人士的權利保障

為防止司法機關因不同壓力,進而對案件造成拖而不決的結果,完善司法制度,維護國家形象,本人建議細化現有相關條文。建立對「疑罪從掛」案件司法人員的追責制度,避免有法不知,知法不執。

6. 關於完善內地二孩與獨生子女入學積分制度公平的建議

2016年伊始,內地全面落實二孩政策。相關待遇、政策應該同步更新,以確保公平。特別是升學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應該受到高度重視。

7. 關於完善新興靈活就業者(網約工)的工傷保障安排的建議

網約工作為現下新興行業,就業大軍日益龐大,勞工權益保障制度應該及時更新,本人提出以社會保護路徑探索舉措,給勞動關係保護路徑彌補不足和減輕負擔,將網約工作為靈活就業者建立獨立社會保險制度,優先實行工傷保險等,多項建議。

8. 關於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民生資料共用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個領域的發展以及深入研究,推動粵港澳三地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民生資料共用資料庫及其統一標準和發放機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統計年鑒》;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統計及大資料分析專家諮詢委員會」等。

9. 關於重啟內地城市到香港自由行的建議

建議局部有序重新開放內地居民來港旅遊;加強監管旅遊團服務品質。研究調控單日到港人次之合適措施。鼓勵學校、不同行業從業者等特定人群,訪港交流;邀請香港旅遊業相關單位於內地有關城市展開多平台、多層面的宣傳,傳遞香港歡迎內地旅客訪港的訊息。以改善兩地互動氣氛,重振香港旅遊業慘淡現狀。

10. 關於容許港人在內地辦理回鄉證的建議

為加速港人融入大灣區,建議改善回鄉證辦理條件,提升民生服務。具體建議有:1、增設內地申辦點。2、同步配合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工作目標,加快建設網上證件認證平台。有效解決港人在內地特別是在大灣區其他城市辦事難、辦事繁的問題。

11. 關於推出大灣區高鐵月票計畫便利經常往來兩地港人的建議

隨著港人往返於大灣區城市之間越來越頻密,高鐵作為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對於跨境工作者而言,每日交通費用高昂,是不小的負擔。過往收到市民反映情況,故此建議相關部門考慮推出大灣區高鐵月票計劃,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灣區居民工作與生活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12. 關於率先開放粵、閩學生到港自資就讀副學士或以上學歷的建議

更新《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率先開放廣東及福建學生來港自資就讀副學士或以上學歷教育。建議全面取消香港自資院校收取外地學生(包括內地、澳門及台灣)不多於一成的限制,率先全面開放廣東及福建兩省已完成內地高考的學生,來港自費就讀自資副學士或以上學歷教育,以促進兩地的教育及青年學生交流。

13. 關於落馬洲河套地區優先建設內地高校分校

深圳市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7年1月3日簽訂了《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提及向全球頂尖高等院校(包括香港、內地及海外高等院校)徵求辦學建議,在非牟利的基礎上,在園內開辦分校或新的院校,以培訓人才。建議落馬洲河套地區優先建設內地高校分校。將我國在高等教育上的發展成果帶到香港特區,是對一國兩制的增強和補充,同時為香港學生在升學方面享受更多選擇。

14. 關於解決兩地政府文書互認問題的建議

工聯會內地中心歷年來接獲許多港人求助,關於結婚證、死亡證等檔的獲取,需要經過兩地認可機構或律師公證方才有效。費用動輒數千,甚至過萬。事實上,兩地雖然法域不同,但因應兩地民眾聯繫日益緊密,國家早於1981年就初步建立了中國委託公證制度,其後1995年、1996年、2002年及2003年分別進一步規範並完善有關委託公證制度。因應時代需要,本人建議進一步簡化相關程式,便民利民,加速兩地融合。

15. 關於禁止種植速生桉樹及相關林木業規範的建議

種樹造林既可以對環境保護和空氣質素帶來正面影響,但栽種一些對環保影響負面的林木,再加上不當種植,會對國計民生產生極為負面影響。針對現狀,建議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土資源部等,共同就上述問題,探討制定全國禁止在人口密集地區、城鎮、農村及農村邊緣地帶種植速生桉樹等對環境破壞較大的經濟林木業的相關法律以及相關措施,以堅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新方向發展,對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子孫後代都是好事。

16. 關於協助內地港澳同胞以不在籍投票形式行使特區選民權利

(詳情省略)